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
2022年10月生物组教学开放活动总结 二维码
194
发表时间:2022-10-28 22:37 2022年10月生物组教学开放活动总结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2022年第八场省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在三明一中分会场如期举行,上午,来自福建省各个县市的266位生物老师参与了此次省级研讨活动。大家相互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此次研讨活动一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生物教学观摩课展示。分别由三明九中黄增财老师(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执教《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大田一中欧小青老师(一级教师、大田县骨干教师)执教《种群数量的变化》,三明一中吴桂花老师(高级教师、三明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执教《群落的结构》。第二阶段为评课活动,由三明一中教务处负责人罗春裕老师主持,第三阶段为专题讲座,由福州市教研员郑琳老师为大家带来《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上午第二节,三明九中黄增财老师开设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复习公开课。黄老师以高教授及其团队对无刺鱼的研究为主线,引出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通过设置问题串以及相关科学史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同时提高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生物核心素养。并在这个过程中铺设必备知识点的考察,例如RNA的特点,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关系、转录与翻译的过程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整个课堂条例清晰,逻辑连贯,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第三节,大田一中欧小青老师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公开课,以视频作为导入,并通过提问“渔民是如何确立捕捞量的?”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课堂的结尾学生能够通过新课的学习给出答案,首位呼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课前给出真实数据让学生自行尝试构建曲线图和数学公式,在课堂上展示几位学生所构建的模型,并让其余同学给予点评和修正,学生对S形曲线和J形曲线就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培养科学思维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欧小青老师的教态大方自然,语言富有亲和力,课堂氛围和谐民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第四节,由三明一中吴桂花老师开设《群落的结构》新课,整节课的条理清晰,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本节课以分析学生所熟悉的三明本地区的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这一自然景区为主线,让学生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进行辨析,从而理解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以及种间关系。通过设置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材料,寻找答案,从而生成知识体系。在种间关系这一部分知识点的设计上,先播放了《一根树枝上的景象》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蚜虫、蚂蚁、瓢虫以及植物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上台画出种间关系的曲线图,在此过程中加以引导,学生自行修正,加深了学生对种间关系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吴老师还有效地进行了知识迁移,倡导因地制宜,呼吁学生保护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升华了整节课的主题。 紧接着第五节课开始本次公开课的评课活动,本次活动由罗春裕老师主持,首先是三位老师先对本节公开课的设计意图进行说明,随后由李熹老师、黄绍斌老师、陈燕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三位老师对三节公开课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及一些建设性意见。 下午三点,由福建省福州市教研员郑琳老师给我们开展了主题为《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共有119名生物教师参与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围绕新课改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的突破两大方面展开,并聚焦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在理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次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对相关关键词进行了讲解,以及对于“如何实现”进行了举例说明。在实践部分,突出“大概念教学”,介绍了“大概念”教学的定义、意义以及教师们认为的概念教学,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和盲点,并给予解惑。最后通过展示概念教学示例,为老师们介绍了如何进行大概念教学,让大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受益颇深。今后还需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实践,把理论的学习应用于实践当中,才能在“三新”的教育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 此次生物教学开放周活动,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促进了各校老师之间的探讨交流,通过开展公开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学他人之长,改进自身教学,收获颇丰。 图文:吴雨欣 初审:李杜钦 终审:刘晓芳
文章分类: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