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
JYKT-20003我校曾翰举老师开设数学实验课堂探究《高中数学建模-解三角形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第一节课 二维码
185
发表时间:2021-05-24 20:42 三明市基础教育市级课题-《数学建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YKT-200032021年5月23日,我校曾翰举老师高一七班开设校本课程《高中数学建模-解三角形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第一节课。 课堂从解答学生最关心的什么是数学建模开始,介绍了数学建模与应用题之间的区别,从数学建模的过程和意义,引出学习数学建模的必要性。 曾老师从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科考团测量珠峰高度谈起,说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考队在缺少现代化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勇登珠峰,并精确测量出珠峰高度,介绍了简单的测量珠峰高度的解三角形原理。 最后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引出如何测量心目中“理想建筑”的高度。 接着曾翰举老师为建模课题介绍,变量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建模任务介绍,建模小组组建,建模任务分配。 ①课堂需要介绍建模课题背景,研究对象以及方向, ②现有研究方案初步介绍,其优点及不足, ③材料收集方向及方法, ④建模小组组建(根据建模课题难度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多少?) ⑤建模任务介绍(制表)以及分配(对应工作分配,点对点), ⑥论文格式。 并布置了课后作业:建模任务分配论证,谁做什么任务。 关于 的开题报告
下图为学生自由分组(教师适当调整分组情况),学生自由探讨如何研究测量“理想建筑”高度,曾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 以下为上课课件 图文:李惠 编辑:李惠 审核:曾翰举 |